對於房東來說,最怕的就是遇到「惡房客」——拖欠租金、不維護屋況、屢勸不聽,甚至最後還要走法律途徑,非常耗時耗力。
要避免踩雷,其實在「出租前」就能做好完整預防。
以下整理出租前必做的 5 大查核項目,讓房東在簽約前就能大幅降低風險。
1. 查詢「身分」與「信用紀錄」
建議房東務必確認:
-
身分證正反面
-
工作證明或薪資單
-
緊急聯絡人資訊
-
是否有重大犯罪、通緝資料(可用政府查詢系統)

2. 檢查是否有欠繳罰單或法院紀錄
台灣有以下免費查詢:
-
監理處欠繳罰單查詢
-
司法院判決書查詢(可查是否有租屋糾紛)
-
緝犯資料查詢平台
這些資訊都能讓房東初步了解對方是否具備風險。
3. 實際面談與觀察個性
面談時可評估:
-
回答是否清楚
-
面對規範是否有不耐煩
-
是否急著入住
-
有無不合常理要求(例如不想押金、不想實價登錄)
4. 確認租客是否有穩定收入來源
穩定的工作=穩定的租金來源。
建議要求:
-
名片
-
在職證明
-
公司電話驗證
-
月收入是否大於租金 2.5~3 倍
5. 使用合格租賃契約+「不動產實價登入」
一定要使用政府提供的 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,保障房東權益。
另外,租賃也必須確實「實價登錄」避免日後糾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