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似便宜的租屋,真的可靠嗎?
許多房客租到一半才發現:
✔ 房東說一套、做一套
✔ 設備壞了不修
✔ 清潔狀況超差
✔ 隔音比紙薄
✔ 看似便宜卻藏滿隱藏費用
2025 租屋市場常見陷阱越來越多,本篇整理 房客最常遇到 10 大糾紛 + 避免方式,讓你租屋不踩雷!
房客最常遇到的 10 大租屋陷阱(含避免方法)
① 租金超便宜,實際環境卻糟糕透頂
常見狀況:
-
廁所與房間緊鄰、採光極差、霉味重
-
相片與現場差距 180°
✔ 避免方式
-
實地看房絕不能省
-
晚上再去看一次(確認噪音)
-
看水壓、採光、通風、霉味
② 房東不提供正式契約(只用口頭約定)
風險極高!
-
租金可任意調漲
-
設備壞掉誰負責不清楚
-
退租容易爭議
✔ 避免方式
-
一定要簽 正式租賃契約(政府定型化契約最安全)
-
拿到紙本/電子契約存證
③ 押金亂收:超過兩個月、退還不透明
常見糾紛:
-
收 3~4 個月押金
-
退租時任意扣款
✔ 避免方式
-
法規:押金不得超過 2 個月
-
交屋前拍攝屋況影片
-
設備清單雙方簽名
④ 電費亂算:每度 7~10 元的超高電費
套房最常見的坑:
-
房東未申請分戶電錶,卻用高價計費
-
報價遠高於台電平均電價
✔ 避免方式
-
要求房東提供 台電帳單,確認當期平均每度電價
-
交屋時先記錄度數
-
電費計價務必寫進合約
⑤ 隔音差,鄰居噪音不斷
常見問題:
-
木板隔間
-
鄰居講話、走路聲超清楚
-
頻繁夜間噪音
✔ 避免方式
-
看房時用力關門、腳步踩地測隔音
-
晚上 8~10 點再看一次
-
若是木板隔間,建議直接跳過
⑥ 違建或頂加,安全存疑
違建風險:
-
下雨漏水
-
夏天超級悶熱
-
未來可能被強制拆除
✔ 避免方式
-
查看建物謄本(合法建坪)
-
頂加+鐵皮屋頂 → 請三思
⑦ 設備舊、動不動就壞,房東卻不維修
常見項目:
-
冷氣超舊
-
熱水器常壞
-
水管堵塞
✔ 避免方式
-
看房時「開冷氣 5 分鐘、開水測壓力」
-
合約寫明:非人為損壞由房東負責
-
要有報修時限(例如 48 小時內處理)
⑧ 隱藏費用一堆:管理費、清潔費、停車費…
表面上租金便宜,實際上每月要加:
-
管理費
-
公用電費
-
清潔費
-
垃圾處理費
-
停車費
✔ 避免方式
-
事前問清楚:租金是否含管理費與水電?
-
所有費用寫進合約
⑨ 房東臨時進屋、侵犯隱私
這是嚴重違法!
-
未經同意開門
-
私自進入室內
✔ 避免方式
-
合約明訂:房東訪視須提前 24 小時告知
-
房東未經允許進屋 → 可報警、提出侵入住居
⑩ 房東突然要求搬家、提前解約
常見理由:
-
房東突然要自住
-
要賣房
-
要漲租
✔ 避免方式
-
合約寫明租期
-
租期內不得任意終止
-
若房東違反,房客可依合約要求賠償
快速檢查:看房必問 10 個關鍵問題(房客一定要存)
-
電費怎麼算?一度多少?可提供帳單?
-
管理費有沒有包含?垃圾怎麼處理?
-
熱水器是幾年?冷房效果好嗎?
-
水壓夠嗎?會不會忽冷忽熱?
-
隔音好嗎?可以敲敲牆、關門測試嗎?
-
居住樓層是否過高?電梯是否穩定?
-
公用空間可否參觀?清潔是否到位?
-
合約可以看嗎?有包含附加條款嗎?
-
有沒有管委會規範(禁止養寵物、禁菸)?
-
周邊環境安全嗎?晚上方便嗎?
結語:租屋不怕陷阱,只要你知道該注意什麼
租屋陷阱很多,但「知識」就是最好的防雷工具。
只要掌握:
✔ 正式契約
✔ 明確費用
✔ 合法押金
✔ 合理電費
✔ 實地看屋
就能避免大部分的踩雷風險。